积极看待国产替代
2025-06-20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唐维
近年来,中美贸易与科技博弈加剧,“国产替代”成为高频词汇。有部分观点认为,国产替代是“退而求其次”的权宜之选,甚至将其与“质量差”“技术落后”直接挂钩。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忽视了国产技术的进步,更低估了国产替代在全球化变局中的战略价值。
所谓“国产质量差”的认知偏差,本质上是将早期局部现象扩大为整体结论。过去,部分国产产品因起步晚、经验不足,与先进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,确实存在性能差距,但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,甚至反超。在医疗器械领域,联影医疗推出多款在全球范围内首创的创新产品,CT设备已进入全球高端市场;大疆无人机、宁德时代电池等更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……这些案例证明,国产替代绝非“低配平替”,而是中国制造业从“跟跑”转向“并跑”甚至“领跑”的缩影。
国产替代并非简单替换进口零件,而是重构产业链、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的系统工程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中国通过电池、电机、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,建立起从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态,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“中国标准”倾斜。再如工业软件领域,国产软件在航天、军工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。这种生态重构,不仅降低了对单一外部供应链的依赖,更让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。
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“卡脖子”清单,表面上限制了中国获取先进技术,实则倒逼出国产替代的加速度。在美国对人工智能领域层层封锁下,DeepSeek作为中国AI领域的代表性企业,凭借技术创新,不仅与OpenAI形成对标,更以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模式重塑了全球AI竞争格局。华为被断供后,鸿蒙系统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台。这些突破揭示了一个事实:外部压力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催化剂。
当然,国产替代也仍需直面现实挑战:如部分领域基础研究相对薄弱、高端人才短缺等。但更要看到创新要素的质变积累: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总量达到36130亿元,比上年增长8.3%,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;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保持在10%以上的高位;我国已有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,占比近四分之一,企业与高校联合实验室、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技术转化。这些数据表明,国产替代的土壤正在变得更加肥沃。
国产替代不应被简单视作“替代进口”,中国智造的竞争力,正逐步从“性价比替代”跃向“技术超越”,我们需要积极看待这种变化。
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猜你喜欢

波兰经济学家: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全球经济


据华为海外官网显示的信息,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在


约七成中药公司2023年业绩喜人


中国银河新注册《中国银河证券App信创交易系统V100》项目的软件著作权


泡沫破裂的90年代,日本大牛股都有哪些特征?


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正被黄金超越?


禾望电气(603063SH)董事长韩玉亲属完成增持8378万股


杠杆股票和港币杠杆:高收益背后的风险与收益


苏泊尔、宫菱、九阳破壁机好不好用?爆款机型全面测评对比!


瑞浦兰钧问顶PHEV系列新品亮相北京车展,混动车型纯电续航再迎突破!


亚洲金融5月2日斥资1374万港元回购34万股


俄罗斯总统与巴西总统通电话 讨论双边合作


信达澳亚李晓西:港股市场高质量价值投资效果分析


信达澳亚吴清宇:关注投资机会,算力需求提升 ,AI服务器需求供不应求


特朗普力促降息遇阻:债券交易员与美联储观望预期趋同


运动热力迸发 民生银行助力杰锐体育跑出“加速度”


全力扩大多元服务消费供给


投顾观市:连续缩量后继乏力,警惕权重股高位下杀!


贸易战期间来华参展,GE医疗称新发创新产品超80%为国产


北京市国资委:国有股东按市场化原则适时增持股票,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有计划实施股票回购
